The Best Fluffy Pancakes recipe you will fall in love with. Full of tips and tricks to help you make the best pancakes.

羊膜穿刺檢查

什麼是羊膜穿刺檢查?

羊膜穿刺是一種針對孕婦的侵入性產前檢查,用來檢測胎兒是否有染色體異常或先天性疾病。一般建議懷孕16到20週的時候進行,因為此時羊水量足夠,胎兒細胞的活性較高,檢測準確率也比較高,能達到99%以上。檢查時,醫生會使用超音波引導,在孕婦的肚皮上插入細針,避開胎兒抽取少量羊水進行分析。

哪些情況下需要做羊膜穿刺檢查?

適合羊膜穿刺的情況包括:孕婦年齡34歲以上、有家族遺傳疾病史、曾生過染色體異常或先天性缺陷的孩子、血清或超音波篩檢異常,以及有多次自然流產史的孕婦等。

羊膜穿刺檢查注意事項有哪些?

進行羊膜穿刺前,孕婦需要簽署同意書、先排尿,檢查後建議臥床休息,避免提重物。如果出現腹痛、陰道出血或發燒等情況,應立即就醫。

其他取代羊膜穿刺檢查的方式?

雖然羊膜穿刺很準確,但因為是侵入性檢查,還是有一些風險,例如有0.1%的機率會造成胎兒受傷,0.3%的機率可能導致流產。相對於羊膜穿刺,也有一些非侵入性的檢查方式,如NIPT(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檢測),可以從孕婦的血液中分離出胎兒的游離DNA進行染色體分析,風險較低但準確率略低於羊膜穿刺。NIPT一般在懷孕10週後可以安排,但如果結果顯示高風險,還是需要做羊膜穿刺進一步確認。